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港區水務分公司(簡稱“港區水務”)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第二污水處理廠,是中原環保建設運營的第一個河南省重點工程項目。位于航空城東北部,新107國道以東,龍港辦事處單家村北側。占地面積為142.5畝,主要服務區域為鄭州航空城北部和機場核心區,服務面積約38平方公里。一期建設規模為10萬立方米/日,總投資38462萬元,遠期總規模為35萬立方米/日,規劃用地面積為363.8畝,服務面積約103平方公里。
港區水務一期于2012年12月開工建設,2013年12月建成投運,污水處理工藝為“改良UCT+斜板高效沉淀+纖維轉盤濾池+次氯酸鈉消毒”,出水排入丈八溝,經小清河匯入賈魯河,設計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A標準,現出水水質執行河南省《賈魯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污泥處理工藝采用中原環保自主研發的三位一體污泥處置技術:污泥經新型污泥調理劑調理之后,進行一體化連續脫水干化,最終污泥可轉化為含水為10%-30%左右的顆粒物。該工藝具有占地小、投資省、建設周期短、運營成本低、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對環境污染小,干化后的污泥熱值達到2000-3000大卡,與電廠燃煤進行摻燒,可實現后續完全資源化。該技術的推廣得到國家環保部、省環保廳、省住建廳、港區住建局等上級部門的一致好評。
港區水務再生水項目于2015年4月建成通水,設計規模8萬立方米/日,再生水主要注入實驗區重點工程正弘中央公園人工湖,作為港區北部蘭河水系的補充水源,市政景觀用水,同時也作為東興環保垃圾發電廠等工業用水,實現了資源再利用和美化環境的雙重效益。
在新能源利用方面,港區水務積極響應國家發展生態循環經濟的理念,大力實施綠色清潔能源,建設運行“水務+光伏”模式的分布式發電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在源源不斷的輸送“綠色”電力的同時,實現了土地及空間資源的二次開發利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顯著。該項目具有多項專利,解決了污水處理廠跨度空間大和光伏電站融合難的問題,實現了污水處理廠與光伏發電站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