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本周也是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為引導社會公眾關注和保護水環境,強化全民愛水、惜水、節水和護水意識,中原環保圍繞“強化依法治水 攜手共護母親河”活動主題,組織開展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生態環保責任,服務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開放水廠,沉浸式體驗污水重生之旅
本次“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中原環保聯合多家權威媒體以線上云參觀、線下實地參訪等方式,帶領大家走進污水處理廠,近距離參觀污水處理全過程,引導廣大市民公眾和中小學生一起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
五龍口水務聯合鄭州報業集團、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通過正觀新聞直播平臺開展了“揭秘水資源再生密碼”直播活動。線下參觀與線上視聽相結合,邀請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生來到污水處理廠實地參觀,同時正觀新聞直播記者也跟隨分公司講解員的腳步深入廠區開啟污水“由濁變清”的探秘之旅。本次活動在央視頻、極光新聞、正觀新聞、廣西電視臺、騰訊新聞、新浪微博、抖音等各大媒體平臺開展現場直播,并在央視頻精選推薦、騰訊新聞大圖推薦。網友們在直播互動區熱情留言分享,紛紛表示要從自身做起,節水、愛水、惜水、護水。
馬頭崗水務邀請河南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鄭州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的記者們走進污水處理廠,用鏡頭記錄污水由濁變清、化腐朽為神奇的全過程,展現污水處理職工們平凡又極具意義的工作日常。本次活動通過河南新聞聯播、鄭州新聞廣播等平臺播出,廣大市民公眾積極點贊支持,爭做水資源保護的示范者和推動者。
南三環水務邀請大河報、河南商報小記者,鄭州市高新區玉林小學師生實地參觀污水處理廠,學生們化身“水分子”,開啟一次沉浸式污水處理之旅。當看到渾濁的污水經過一系列復雜的流程變得澄清時,學生們對污水處理的精湛技術工藝感到驚嘆,紛紛表示要積極行動起來,共同加入到環境保護的行列中來,為改善環境、保護環境作貢獻。
走進校園,互動式開展環保公開課
明港水務、南三環水務、馬頭崗水務宣講人員走進多家校園,為廣大師生帶來生動有趣的環保公開課。通過“為什么要節水”“走進水精靈”“解密水資源循環圈”“節水小妙招”“我們都是環保人”等環節,向師生們傳遞“愛水理念”和“節水方式”,增進師生們對保護水資源的認識度與參與度。講解員現場制做簡易道具,模擬污水處理過程,將專業晦澀的污水處理工藝原理轉化為淺顯直觀的“神奇水實驗”,讓廣大師生們親眼目睹“生命之源”蛻變的神奇奧妙,并利用互動問答的方式,與學生們共同討論如何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保護水資源。
河道巡查,身體力行保護河流水生態
港區水務、馬寨水務組織志愿者服務隊開展河道巡查、河岸清理等活動,用雙手為周邊河道“美容、美顏”。港區水務對航空港區丈八溝河道開展“空、地、水”一體化無漏洞巡檢排查。利用高清無人機航拍、水樣采集與水質快速檢測儀等專業設備,實時動態掌握河道水質狀況,同時清理河道雜物、撿拾河道垃圾。馬寨水務志愿者來到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對河邊、綠化帶和人行道散落的垃圾進行集中收集、清理,隨后大家帶著“世界水日”宣傳冊,向過往的游客講解“世界水日”的意義、環保常識和節水小妙招,號召人們不隨意丟棄垃圾,不浪費水資源,主動自覺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
專項學習,強化生態環保法治力量
《黃河保護法》將自今年4月1日起施行,保護黃河將有法可依。值此“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之際,明港水務、五建城鄉組織開展《黃河保護法》專項學習活動,帶領員工細致了解制定黃河保護法的必要性、內在邏輯和具體要求,同時就生態保護與修復、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沙調控與防洪安全等進行了講解說明,引導干部職工深刻認識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的重要地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深遠影響,切實增強宣傳貫徹實施好《黃河保護法》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守水盡責,服務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中原環保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發揮生態環境綜合服務優勢,強化技術攻關和創新應用,積極投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水環境治理和生態綜合整治業務,整治城市黑臭水體,服務城市綜合開發,助力鄉村生態振興,提升人居環境品質,以實際行動譜寫“治水”篇章,守護美麗河湖,筑牢生態屏障。
守護黃河生態,
共創美好生活。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
用熱情傳播環保意識,
用行動踐行環保理念,
為建設人水和諧的幸福家園貢獻力量。